种鸭如何喂养蛋多,蛋鸭饲料自配的百分比

下载蛋鸭饲料自配的百分比.pdf



1、在种鸭的养殖过程中,饲料的合理配比无疑是确保其健康生长、良好繁殖性能以及高生产效益的关键环节。种鸭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,即育雏期、育成期和产蛋期时,其身体发育特点和生理需求各不相同,因此饲料配比必须依据这些阶段性变化进行精准调整。这一调整的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满足种鸭对能量、蛋白质、钙磷等关键营养素的需求,从而为其繁殖性能提供坚实的营养保障。由于种鸭的生长周期较长且各阶段差异显著,它们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呈现出极大的变化幅度。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各阶段的蛋鸭饲料配比推荐方案,并附上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,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。

1.育雏期(0-4 周龄)

玉米50%、麸皮8%、豆粕30%、鱼粉5%、钙粉4.9%、磷酸氢钙1.5%、食盐0.3%、维诺蛋鸭高维0.1%、维诺霉清多矿0.1%、维诺复合益生菌0.1%。

育成期(5-24 周龄)

玉米45%、麸皮20%、豆粕20%、菜粕11%、钙粉1.5%、磷酸氢钙1%、苜蓿草粉1.2%、维诺蛋鸭高维0.1%、维诺霉清多矿0.1%、维诺复合益生菌0.1%。

产蛋期(25 周龄后)

玉米60%、次粉8%、豆粕16.2%、鱼粉4%、羽毛粉2%、石粉8%、磷酸氢钙1.5%、维诺蛋鸭高维0.1%、维诺霉清多矿0.1%、维诺复合益生菌0.1%。

蛋鸭料自已怎么配

二、关键注意事项

1.优质的原料是生产高质量饲料的基础。在选择玉米时,务必确保其无霉变现象,因为霉菌毒素会对种鸭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,可能导致中毒、免疫力下降甚至死亡。对于豆粕和鱼粉这两种重要的蛋白质原料,同样要严格把关,保证其新鲜无异味。变质的豆粕或鱼粉不仅营养价值大打折扣,还可能携带大量细菌和有害物质,极易引发种鸭患病。只有从源头上控制好原料质量,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种鸭的健康和生产性能。

2.为了及时了解饲料的实际营养成分是否符合种鸭的需求,建议每1 - 2个月对饲料中的蛋白质、钙磷含量进行一次专业检测。同时,要密切关注种鸭的生产指标,特别是产蛋率(目标设定在85%以上)和受精率(目标达到90%以上)。如果发现某项指标未达预期,就需要根据检测结果适时调整饲料配比。例如,若产蛋率偏低,可能是能量或蛋白质不足所致,此时应适当提高相应营养素的比例;反之,如果受精率不高,则可能需要增加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来改善精液品质。通过这种动态监测与调整的方式,可以确保饲料始终处于最佳状态,最大限度地发挥种鸭的生产潜力。

3.在养殖过程中,有时出于各种原因需要更换饲料品牌或类型。然而,种鸭对新饲料比较敏感,突然换料容易引起应激反应,表现为采食量下降、消化不良、精神萎靡等症状,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,在更换饲料时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,用3 - 5天的时间完成过渡。具体操作方法是:第一天按照新料1/3 + 旧料2/3的比例混合饲喂,之后逐日增加新料的比例,逐渐减少旧料的比例,直至完全替换为新料。这样可以让种鸭有一个适应的过程,减轻应激反应,确保其平稳过渡到新的饲料体系。

种鸭怎么喂料下蛋



最新文章